从鱼塘到餐桌:博罗县湖镇镇的渔业产业链创新之路

元描述: 博罗县湖镇镇通过打造供销渔场,实现水产养殖业从分散到集聚、从单打独斗到链式发展,为当地渔业产业链注入新活力,提升本土农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背后可能是一条来自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的鱼,经过长达15天的“瘦身训练”,最终被销往广州等地。这看似寻常的旅程,却折射出博罗县湖镇镇近年来在渔业产业链上的创新探索,用“链长制”串联起小农户、龙头企业和市场,让当地农产品实现附加值的乘数级增长。

博罗县湖镇镇,素有“水产大镇”之称。这里拥有着近万亩的淡水养殖面积,每年产出水产品约8800吨,是博罗县水产养殖的重要基地。然而,过去,湖镇镇的水产养殖业面临着养殖户分散、抗风险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湖镇镇党委、政府和县供销合作联社共同发力,打造了“龙头企业+供销社+村集体+养殖户”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起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推动淡水鱼产品从鱼塘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供销渔场:重塑产业链,释放产业合力

湖镇镇的水产养殖业有着悠久的传统,但长期以来,以散户养殖为主,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导致产业发展缺乏活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湖镇镇政府与县供销合作联社共同成立了湖镇镇水产服务项目临时党支部,以党建带社建,建设了湖镇镇水产综合服务站,并与周边村委和博罗县众湖水产专业合作社共同打造供销渔场。

供销渔场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订单养殖: 由供销社牵头,与养殖户签订订单协议,确保产品质量和供货量。
  • 技术培训: 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
  • 物资供应: 供销社统一采购鱼苗、饲料、药材等养殖物资,降低养殖成本。
  • 保底收购: 供销社对养殖户的产品进行保底收购,降低养殖风险,稳定收入。
  • 质量管控: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 市场对接: 与下游企业对接,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湖镇镇已建成8个供销渔场,养殖面积共计1108亩,预计今年的水产产量可达650万斤,交易额超4000万元。供销渔场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户的收入,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吊水鱼:提升品质,打开更广阔市场

除了规模化养殖,湖镇镇还注重提升水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在湖镇镇水产综合服务站,每一条鱼走向市场之前,都会经历一场特殊的“瘦身训练”——吊水。

吊水是一种通过自动化水循环系统,模拟鱼类在自然水域中游动的方式,让鱼进行“瘦身”的养殖技术。 在圆柱形的水池内,水流呈漩涡式循环流动,鱼在水流的带动下,不停运动,排清肠道杂质,提升口感和肉质。

湖镇镇水产综合服务站还建有冷库、循环吊水区、工业化养殖车间等配套设施,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全链条渔业经营服务体系。

“吊水鱼”的品质提升,为湖镇镇水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目前,湖镇镇已有一家水产养殖场获得海关供港澳水生动物养殖场备案,并通过湖镇镇水产综合服务站向香港市场供应高品质淡水鱼。

订单养殖:降本增效,实现产业链共赢

下游企业的销量增加,也意味着位于渔业产业链上游的水产养殖场,需要有更稳定的保障。为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湖镇镇推行订单养殖模式,与下游企业签订订单协议,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博罗县泰美镇的广东永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永寰公司”)是湖镇镇供销渔场的合作伙伴之一。永寰公司主要生产鱼类预制菜产品,每天从湖镇镇水产综合服务站运送8000斤鱼作为原料。

订单养殖模式不仅为养殖户提供了稳定的销路和收入,也为下游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实现了产业链的共赢。

未来展望:打造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博罗县湖镇镇正在以供销渔场为基础,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本土农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湖镇镇正在着力打造“罗浮山”区域公共品牌,将“罗浮山”荔枝、石芽坝山茶等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同时,湖镇镇还将依托环“两山”示范区休闲小镇定位,发展茶文旅项目,建设开放式景区,将茶产业、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常见问题解答

1. 供销渔场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供销渔场模式是由供销社牵头,整合养殖户、村集体、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龙头企业+供销社+村集体+养殖户”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养殖、技术培训、物资供应、保底收购等措施,实现水产养殖业从分散到集聚、从单打独斗到链式发展。

2. 吊水技术有什么优势?

吊水技术通过模拟鱼类在自然水域中游动的方式,让鱼进行“瘦身”,排清肠道杂质,有效提升口感和肉质,是提升水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3. 订单养殖模式如何保障供需平衡?

订单养殖模式由供销社牵头,与养殖户和下游企业签订订单协议,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效保障供需平衡,避免因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4. 湖镇镇如何打造特色品牌?

湖镇镇正在打造“罗浮山”区域公共品牌,将“罗浮山”荔枝、石芽坝山茶等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提升本土农产品附加值。

5. 湖镇镇如何将茶产业与乡村振兴结合?

湖镇镇将依托环“两山”示范区休闲小镇定位,发展茶文旅项目,建设开放式景区,将茶产业、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6. 湖镇镇的渔业产业链创新对其他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

湖镇镇的渔业产业链创新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即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

结论

博罗县湖镇镇的渔业产业链创新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现代农业产业链打造的成功案例。通过供销渔场、吊水技术、订单养殖等措施,湖镇镇有效整合了产业链各环节,提升了本土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产业链共赢。未来,湖镇镇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打造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